- · 《缔客世界 》刊物宗旨[05/28]
- · 《缔客世界 》征稿要求[05/28]
- · 《缔客世界 》投稿方式[05/28]
- · 《缔客世界 》收稿方向[05/28]
北魏平城中的坊(6)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皇興)二年,(畢衆敬)與薛安都朝於京師,因留之,賜甲第一區。*《魏書·畢衆敬傳》,頁1360。 薛、畢二人皆封爲上客,受到較高的禮遇,北魏朝廷爲薛安
(皇興)二年,(畢衆敬)與薛安都朝於京師,因留之,賜甲第一區。*《魏書·畢衆敬傳》,頁1360。
薛、畢二人皆封爲上客,受到較高的禮遇,北魏朝廷爲薛安都修建宅第,“館宇崇麗”,畢衆敬也得賜甲第。從道武帝至獻文帝,降民的上層階級很可能被授予了“客”的身份。搜檢史籍,稱客者可見以下數人:
表四北魏平城的客時代上 客次客下客第一客客道武帝薛達頭、楊珍宇文活撥明元帝刁寶惠、袁式、嚴棱太武帝段暉、段承根、唐和、唐玄達獻文帝薛真度、畢衆敬、畢元賓、房法壽房崇吉崔道固、劉休賓、沈文秀薛道異、畢衆愛崔僧祐
由上表,歸國之客被區分爲上客、次客、下客,又有第一客之稱。稱爲上客的薛達頭爲薛野之父,很可能即是薛干部帥太悉佛。*《内入諸姓》“薛氏”條,載《北朝胡姓考》(修訂本),頁221—223。入魏後,“賜爵聊城侯,散員大夫,待以上客之禮”。*《魏書·薛野傳》,頁995。楊珍爲楊播曾祖,“太祖時歸國,卒於上谷太守”。*《魏書·楊播傳》,頁1279。楊椿乞老歸田,臨行誡子孫曰:“我家入魏之始,即爲上客。”*《魏書·楊播傳附弟椿》,頁1289。刁寶惠爲刁雍從弟,刁雍泰常二年(417)“與司馬休之等歸國”,*《魏書·刁雍傳》,頁865。寶惠“俱入國”,“太祖以爲上客”。*《魏書·刁雍傳》,頁873。袁式亦同時入朝,“爲上客,賜爵陽夏子”。*《魏書·袁式傳》,頁880。嚴棱爲劉宋降將,明元帝時,“率文武五百人詣(奚)斤降,驛送棱朝太宗於冀州”,“拜平遠將軍,賜爵郃陽侯,假荆州刺史。隨駕南討,還爲上客”。*《魏書·嚴棱傳》,頁959。段承根爲姑臧人,父段暉出仕乞伏氏,又歸吐谷渾,暮璝内附,“暉與承根歸國”,“以爲上客”。*《魏書·段承根傳》,頁1158。唐和,爲西涼遺臣,李暠爲沮渠氏滅後,唐和與兄唐契“招集民衆二千餘家,臣於蠕蠕”,太武帝時奉表歸誠。正平元年(451),詣闕,“世祖優寵之,待以上客”。文成帝時“拜鎮南將軍、酒泉公”。*《魏書·唐和傳》,頁963,964。唐玄達“與叔父(唐)和歸闕,俱爲上客”,“拜安西將軍、晉昌公”。*《魏書·唐和傳附兄子玄達》,頁963。薛安都入國,其“子姪羣從並處上客,皆封侯”。*《魏書·薛安都傳》,頁1354。從祖弟真度太和初,“賜爵河北侯,加安遠將軍,爲鎮遠將軍、平州刺史,假陽平公”。*《魏書·薛安都傳附從祖弟真度》,頁1355—1356。畢衆敬及子元賓“俱爲上客”,*《魏書·畢衆敬傳附子元賓》,頁1361。畢衆敬於皇興初“就拜散騎常侍、寧南將軍、兗州刺史、賜爵東平公”,*《魏書·畢衆敬傳》,頁1360。畢元賓“賜爵須昌侯,加平遠將軍”。*《魏書·畢衆敬傳附子元賓》,頁1361。房法壽與崔道固、劉休賓同時歸降,“以功賜爵壯武侯,加平遠將軍”。*《魏書·房法壽傳》,頁970。
爲次客者目前只見房崇吉一人。房崇吉爲房法壽從弟,歸降後,以崇吉爲平齊郡歸安縣令。“停京師半歲,乃南奔”。*《魏書·房法壽傳附從弟崇吉》,頁975。由於在魏時間短暫,是否獲封其他官爵則不得而知。
下客崔道固爲平齊郡太守,賜爵臨淄子,加寧朔將軍。*《魏書·崔玄伯傳附道固》,頁630。劉休賓則爲平齊郡懷寧縣令。*《魏書·劉休賓傳》,頁966。沈文秀因嬰城自守,“待爲下客”,獻文帝“重其節義,稍亦加禮之,拜爲外都下大夫”。*《魏書·沈文秀傳》,頁1367。
此外,北魏還有第一客之稱。宇文活撥爲宇文福祖父,族屬匈奴,“世爲擁部大人”,仕後燕,入國爲第一客,官爵不詳。*《魏書·宇文福傳》,頁1000。薛道異爲薛安都第二子,“亦以勳爲第一客”。*《魏書·薛安都傳附子道異》,頁1355。畢衆愛爲衆敬弟,“隨兄歸國。以勳爲第一客,賜爵鉅平侯”。*《魏書·畢衆敬傳附弟衆愛》,頁1364。
以上所見諸客,皆爲徙民首領或地位較高的上層階級。除在北魏官爵不明者外,其他人均在成爲客的前後,即被授予官爵。那麽其官爵除授是否有一定慣例呢?宣武帝景明中,淳于誕自漢中歸誠,“後以客例,起家除羽林監”。*《魏書·淳于誕傳》,頁1593。蕭梁李苗歸闕,亦“以客例,除員外散騎侍郎,加襄威將軍”。*《魏書·李苗傳》,頁1594。所謂“客例”,應即關於客的除授規定或習慣。那麽,北魏早期,是否亦有相關的“客例”呢?
表五北魏前期的客及其官爵品秩姓 名將軍號品 級官 職官 品爵位爵品上客薛達頭散員大夫從五品中聊城侯三袁式陽夏子四嚴棱平遠將軍從三品下①郃陽侯三唐和鎮南將軍二品下酒泉公二唐玄達安西將軍二品下晉昌公二①孝文帝官制改革前,不見平遠將軍號,改革後,平遠將軍與安遠將軍同列在第四品。按北魏鎮遠、安遠、平遠三將軍應爲同一品秩,則改革前平遠將軍也應爲從三品下。見《魏書·官氏志》,頁2981,2996。
文章来源:《缔客世界 》 网址: http://www.dksjzz.cn/qikandaodu/2021/0707/1433.html
上一篇:他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
下一篇:仕秦之客在秦廷境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