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缔客世界 》刊物宗旨[05/28]
- · 《缔客世界 》征稿要求[05/28]
- · 《缔客世界 》投稿方式[05/28]
- · 《缔客世界 》收稿方向[05/28]
北魏平城中的坊(5)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天興五年(402),常山王元遵於安定襲破薛干部木易于,徙破多蘭部民於京師。*《魏書·太祖紀》,頁39;《北史·高車傳附破多蘭》,頁3277。 道武帝時,又
天興五年(402),常山王元遵於安定襲破薛干部木易于,徙破多蘭部民於京師。*《魏書·太祖紀》,頁39;《北史·高車傳附破多蘭》,頁3277。
道武帝時,又有柔然閭大肥與弟“率宗族歸國”,“並爲上賓,入八議”,*《魏書·閭大肥傳》,頁728。居於平城,其後即以代郡爲郡望。*姚薇元《東胡諸姓》“閭氏”條,載《北朝胡姓考》(修訂本),頁286。此後,亦有柔然主族裔降居平城。*《東胡諸姓》“閭氏”條,載《北朝胡姓考》(修訂本),頁283—284。
明元帝永興五年(413),詔遣使者“巡求儁逸”,“令詣京師,當隨才敍用”。*《魏書·太宗紀》,頁52。
泰常三年(418),又“徙冀、定、幽三州徒何於京師”。*《魏書·太宗紀》,頁58。
太武帝神元年(428),赫連昌國破被擒,送至平城。而在此前兩年的征戰中,已有數萬人被徙往京師。*《居民結構》,載《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頁72。
神四年(431),安頡平滑臺,“獻義隆俘萬餘人,甲兵三萬”。*《魏書·世祖紀上》,頁78。同年,又詔征高允、盧玄等河北士人,“至者數百人,皆差次敍用”。*《魏書·世祖紀上》,頁79。
延和二年(433)起,北魏對北燕進行了數次征討。至太延二年(436)馮文通奔高麗,中間有過數次徙民的舉措。其中應有部分北燕民被徙至平城。*《居民結構》,載《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頁73—74。
太延五年(439),滅北涼盧水胡沮渠氏,徙三萬餘家於京師。*《魏書·世祖紀上》,頁90;《魏書·沮渠蒙遜傳附子牧犍》,頁2208。
太平真君七年(446),北魏於杏城平息盧水胡蓋吴的叛亂,隨後遷徙長安工巧二千家於平城。*《魏書·世祖紀下》,頁100。
太平真君八年(447),又徙定州丁零三千家於京師。*《魏書·世祖紀下》,頁102。
太平真君九年(448),徙西河離石民五千餘家於京師。*同上書。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太武帝南伐,並於次年“以降民五萬餘家分置近畿”。*《魏書·世祖紀下》,頁105。
獻文帝皇興三年(469),徙青齊民於京師,置平齊郡於陰館。*《魏書·顯祖紀》,頁129;《魏書·崔道固》,頁630;《魏書·劉休賓傳》,頁966;《魏書·慕容白曜》,頁1119。關於平齊郡的位置,見《居民結構》,載《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頁78—81。
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北魏擊敗蕭道成軍,“俘獲三萬餘口送京師”。*《魏書·高祖紀上》,頁150。
由上,北魏遷洛前,遷徙至平城的徙民包含高車、鮮卑、華夏的多個族羣,其中大部分是戰敗或被征服的部族及民衆。據估計,經過數次徙民,到太武帝時期,平城京畿人口大約有一百萬。若徙居平城的民衆全部居住在平城,京城徙民的人數將不少於六七十萬。那麽,平城坊内的徙民身份如何?北魏又是如何安置這些生活在京師的徙民呢?
被征服政權的統治階級以及投降、内附的首領常常被安置在平城内。神元年,赫連昌被擒:
世祖使侍中古弼迎昌至京師,舍之西宫門内,給以乘輿之副,又詔昌尚始平公主,假常忠將軍、會稽公,封爲秦王。*《魏書·鐵弗劉虎傳附赫連昌》,頁2059。
赫連昌被送至平城後,安置在平城西宫内。此安置赫連昌之“舍”具體何指呢?時間稍晚一些,還能看到平城中其他降附之人的記載。
獻文帝時,崔道固、劉休賓降魏,北魏設立平齊郡安置青齊士民。在此之前,崔道固與劉休賓等“有名望者”先被慕容白曜送至平城:
休賓知道固降,乃出請命。白曜送休賓及宿有名望者十餘人,俱入代都爲客。*《魏書·劉休賓傳》,頁966。
初,道固之在客邸,與薛安都畢衆敬鄰館,時以朝集(《北史》作“公集”)相見,本既同由武達,頗結僚舊。時安都志已衰朽,於道固情乃疏略,而衆敬每盡殷勤。*《魏書·崔玄伯傳附崔道固》,頁630;《北史·崔亮傳附叔祖道固》,頁1639—1640。
平齊郡設立後,以崔道固爲太守,劉休賓爲懷寧縣令,但二人進入北魏,是要“入代都爲客”,在平城的居所則爲客邸,亦即館。*按《説文解字》,館即“客舍也”。見《説文解字·食部》,頁108上。與崔道固的館相鄰而建的,是早一年到達平城的薛安都、畢衆敬的館邸。《魏書》卷六一載薛安都與畢衆敬入魏:
皇興二年,(薛安都)與畢衆敬朝於京師,大見禮重,子姪羣從並處上客,皆封侯,至於門生無不收敍焉。又爲起第宅,館宇崇麗,資給甚厚。*《魏書·薛安都傳》,頁1354。
同卷又載:
文章来源:《缔客世界 》 网址: http://www.dksjzz.cn/qikandaodu/2021/0707/1433.html
上一篇:他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
下一篇:仕秦之客在秦廷境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