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缔客世界 》刊物宗旨[05/28]
- · 《缔客世界 》征稿要求[05/28]
- · 《缔客世界 》投稿方式[05/28]
- · 《缔客世界 》收稿方向[05/28]
北魏平城中的坊(11)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孝文帝下詔曰: 敕司州洛陽之民,年七十已上無子孫,六十以上無期親,貧不自存者,給以衣食;及不滿六十而有廢痼之疾,無大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孝文帝下詔曰:
敕司州洛陽之民,年七十已上無子孫,六十以上無期親,貧不自存者,給以衣食;及不滿六十而有廢痼之疾,無大功之親,窮困無以自療者,皆於别坊遣醫救護,給醫師四人,豫請藥物以療之。*《魏書·高祖紀下》,頁182。
永平三年(510)十月,宣武帝也曾下詔:
敕太常於閑敞之處,别立一館,使京畿内外疾病之徒,咸令居處。嚴敕醫署,分師療治,考其能否,而行賞罰。*《魏書·世宗紀》,頁210。
兩封詔書的時間雖相差13年,但詔書内容基本相同。唯孝文帝稱坊者,宣武帝稱爲館。又前見元詳、元願平的坊館,一名思善堂,一名愁思堂。表一中曾列兩晉坊名,其中西晉洛陽宫中有顯昌坊、休徵坊、綏福坊、延祿坊,史料中也有顯昌館、*《太平御覽》卷一九四 “館驛”條引《晉宫閣名》,頁937上。休徵堂、綏福堂、延祿堂的記載。*《藝文類聚》卷六三“堂”條引《晉宫閣名》,頁1136。這些同名建築,或稱坊、館,又或稱堂,所指實一。同稱坊者,則因其爲帶有圍牆的特定區域和建築。明白以上諸問題後,我們再回過頭來分析關於平城之坊的描述。
首先,關於平城坊出現的時間,《南齊書》記曰“佛狸破梁州、黃龍,徙其居民,大築郭邑”。一般認爲,《南齊書》的記載有誤,應以明元帝泰常七年築外郭爲準。《南齊書》關於平城的某些記載確實不夠準確,*例如,《南齊書》記白登山在平城西南,而實在平城東北。見《南齊書·魏虜傳》,頁985。但將平城坊的修築時間記在北燕亡後,可能因爲這一時期是平城郭城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太延二年北燕滅亡後,北魏在北方的征伐基本結束,大部分徙民在此前的一段時期内遷往平城。此後最大一次往京城的徙民,爲太延五年徙北涼三萬餘家於京師。在此以後進入京師者多爲三五千家。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五萬家南俘被安置在近畿,獻文帝時,來自青齊的徙民則另設平齊郡。可見太武帝時,隨着大量坊館的修建,平城人口已基本達到飽和狀態。由此,《南齊書》記載的時間可能是平城郭坊基本修建完畢的時間,而《魏書》只記載了外郭修建的時間,没有記錄外郭城發展的過程。
其次,如前所言,平城並不是一個經過完整規劃後一次建造完成的城市。隨着徙民的進入,平城外郭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發展。由於每次徙入的人口數量不同,根據徙民人數修建的坊館,便形成了“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的不同規模。這與北魏洛陽“各週一千二百步”、*《北史·廣陽王建傳附子嘉》,頁616。規劃整齊的坊有所不同。北魏時期,平城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爲王朝的都城。相比長安、洛陽,甚至是鄴城,平城並不具備任何作爲都城的歷史基礎。而在北魏前一百年的歷史中,平城卻由一座邊境軍鎮發展爲北方最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徙民進入帶來人口的非自然增長,可謂是刺激這一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而爲安置徙民而大量出現的館,也成爲平城主要的一種景觀。
再次,北魏平城“坊”的出現,恐非出自遊牧民族的構思,更非坊制的實施。此時的“坊”延續了漢魏以來的含義,特指有圍牆圍繞的特定區域及建築,平城實際實施的仍然是里制。
從天興元年道武帝移都平城開始,平城在歷史上第一次作爲一個朝代的都城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對於長期過着遊牧生活的拓跋統治者來説,都城建設的最好模本便是中原城市。拓跋珪最初建設平城宫城的設想即是“模鄴、洛、長安之制”,*《魏書·莫含傳附孫題》,頁604。而對於郭城的修建與管理,最直接便利的方法也是承襲漢代以來的里制。天賜三年(406),道武帝修築灅南宫,“規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經塗洞達”,*《魏書·太祖紀》,頁42— 43。即是此例。北魏平城雖無明確的記載,但可以推測,平城打算修建的,也應是里。這一點,還可參考北魏洛陽外郭的營建。宣武帝景明二年(501),洛陽修建三百二十三坊,每坊周長爲一千二百步,即方三百步。而洛陽城中,“廟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爲一里”。從規模上看,坊即里,二者大小相同。*參宿白《北魏洛陽城和北邙陵墓——鮮卑遺迹輯錄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頁42—52。又,洛陽“里開四門;門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門士八人”。*《洛陽伽藍記校注》卷五,頁349。里正爲流外四品,後進至勳品,而官品中没有坊正。從里正的設置來看,洛陽的坊實際也是里。而洛陽出土的北魏墓誌中,幾乎不見坊名,只見里名,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這一問題。
文章来源:《缔客世界 》 网址: http://www.dksjzz.cn/qikandaodu/2021/0707/1433.html
上一篇:他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
下一篇:仕秦之客在秦廷境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