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论艺术世界与大地海德格尔思想研究

来源:缔客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6 13: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对艺术的思考从未停止过,艺术作品也被定义为这样或那样的规定。可艺术作品究竟是什么?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试图用现象学来解构艺术作品。他认为,艺术作

长期以来,学界对艺术的思考从未停止过,艺术作品也被定义为这样或那样的规定。可艺术作品究竟是什么?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试图用现象学来解构艺术作品。他认为,艺术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是构成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然而,“世界”与“大地”却是两个被赋予隐喻性的概念,使人很难轻易体会其内涵。想要清楚地体会海德格尔在言说什么,还应从问题的本源谈起。

一、艺术作品及其本源

(一)本源的问题

在追问艺术作品的源头时,海德格尔使用了“本源”一词。“本源”意为“一个事物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1]1。即一个事物出自何处,是什么让该事物成为该事物,又是如何成为该事物的。故而,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就是探索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追问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与其必要相关的要素,即艺术家。毋庸置疑,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生产者,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作品。故而,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的本源。可艺术家的本源又是什么?是什么使艺术家成为艺术家呢?显然,艺术家被唤为艺术家是因其拥有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身份的最好证明。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因此,从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来看,“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彼此不可或缺。”[1]1可倘若只是简单地认为二者互为对方的本源,似乎会陷入无止境的循环之中。果真如此吗?还是我们遗漏了什么?仔细研究发现,在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确存在一个与二者相关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使艺术家能称为艺术家,使艺术作品可称为艺术作品,这个“第三方”便是艺术。

关于“艺术的本质”,西方大致有两种界定方式:一种方式认为,艺术需要人们作为观者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便可知其义;另一种方式则认为,艺术需要通过特性归纳才可知其义。但无论哪种方式,似乎都不能全面阐述艺术的本质。于是,海德格尔提出了“从已有的事物出发”的观点,主张从艺术产生的最现实的地方进行探索。对艺术而言,其已有的事物便是艺术作品。因此,海德格尔从艺术作品出发寻找艺术本源,力图让艺术自身显现出来。可艺术作品是什么?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为艺术作品?如此追问,海德格尔选择了与艺术作品相似的“物”进行类比。

(二)物与艺术作品

关于“物”的界定,在西方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种,将物定义为视觉可见的,包含形态、色彩、纹样等特征的载体;第二种,将物界定为感官可得的综合体;第三种则将物定义为含有一定形式的质料。但这三种界定似乎都只是简单的性质归纳,并未从根本上去界定“物”的本质。因此,海德格尔提出了“物是一切存在者”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物”又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纯然之物、器具和艺术品。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艺术作品也是一种物,只要它是某种存在者的话。”[1]6可见,艺术作品作为物的表现形态之一,具有“物的物性”,且在存在者的状态上与普通之物并无差别。

艺术作品作为存在者,虽在存在者的状态上与通常之物并无差别,但在本质上却与纯物、器具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本质来看,纯然之物即自然之物,自身是封闭的,并不诉说什么,它的存在与人并不相关;器具虽与人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同艺术作品一样都属于手工之物,但二者在目的上却不尽相同。器具以使用为目的,是被支配的;艺术作品则是以自身为目的,是自由的。如此,艺术作品与纯物、器具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显然,艺术作品作为物的一种,是一种特殊之物,它以自身为目的、是自由的,甚至可以开启一个独立的世界。

海德格尔

二、艺术作品中的“世界”与“大地”

(一)何谓世界

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从来不是简单地观看作品,而是探索艺术作品之作品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世界”和“大地”是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

诚然,海德格尔观点中的“世界”与生活中的日常世界是不同的。这里的“世界”作为确立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其更多地表现在一种设置下的情境化空间。而这种空间有赖于人的存在方式,人作为世界中的存在,又被称为“此在”。“此在”与“世界”内的其他存在者是不同的,只因其他存在者总是固定的、遮蔽的,而“此在”却总是处于未定之中,充满着诸多可能性,从而与“世界”共同构成整体现象的生成环节。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世界’在存在论上绝非那种在本质上并不是此在的存在者的规定,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2]可见,他所表达的“世界”是以“此在”为基本结构的。同时,“世界”是一个不断向“此在”敞开的空间,只要人在世界之中存在,“世界”就会向人们敞开。这里的敞开,不是对现实世界的机械呈现,而是由“此在”建构出的无限种情境化的可能。譬如,当观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是从一个日常世界进入到作品“世界”。而这个作品“世界”往往可以揭示“此在”生存的真相,使观者与作品中的“世界”产生关联并产生无数种可能。而这种无数种可能的产生,便是“世界”的敞开性。

文章来源:《缔客世界 》 网址: http://www.dksjzz.cn/qikandaodu/2021/0226/527.html



上一篇:用身体与世界对话娄烨电影分析
下一篇:涂鸦的逆袭

缔客世界 投稿 | 缔客世界 编辑部| 缔客世界 版面费 | 缔客世界 论文发表 | 缔客世界 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缔客世界 》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