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从北京到柏林:同一个世界 同一种心愿

来源:缔客世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15 09:4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马秀秀 摄 中新网记者 马秀秀 拉着两个行李箱,背着大包小包,当我走出机场,看到举着名牌迎接我的同事,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从北京到上海,经转法兰

图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马秀秀 摄

中新网记者 马秀秀

拉着两个行李箱,背着大包小包,当我走出机场,看到举着名牌迎接我的同事,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从北京到上海,经转法兰克福再到柏林,各环节要求仔细。盘点整个行程,感受更多的是思考:无论国籍、种族、肤色、年龄、职业,身处同一个世界的我们,其实有许多相通点。

因为工作需要,我于当地时间12日11点35分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往法兰克福。当我抵达航班值机柜台,长长的队伍映入眼帘。在全球疫情依然蔓延的当下,仍有不少人因工作或学习需要出国。

人群队伍中,有不少从各地赶来,经转飞赴德国、英国、瑞士等地的留学生。父母多陪在身边,或帮忙打点行李,或检查文件资料,或嘱托防护事宜。经过卫生健康申报、出境放行、安全检查后登机。坐在我身旁的是两位“00后”留学生。此行是他们经过较长时间网课学习后,正式开启线下学习之旅。言谈中,他们都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方便旅行,方便常回家看看。

航班经过十一个小时多的飞行,落地法兰克福机场。那一刻,有旅客开始更换口罩,机组人员穿上防护服,礼貌地向乘客道别。机场里,“请您保持1.5米距离”的防疫提示随处可见,工作人员耐心地引导旅客过海关。重新经过安检,我于下午五点半到达转机预计登机口。

坐在候机口,看着不时过往的匆匆行人,我意识到,看见国人的身影开始变得“奢侈”。彼时,在北京和上海打车的拥堵场景依旧历历在目,不由想起司机师傅当时宽慰我的话,“到海外,你会想念国内熙熙攘攘的人群”。

我疲困交加,到候机口附近的快餐点买了汉堡和矿泉水。售餐员看起来是一位非裔女士。因购餐者寥寥,她独自坐在候机口旁的椅子上吃着一个人的晚餐,不时抬头张望着“摊位”。这一幕像极了我从北京到上海那晚,在一家面馆看到的老板独自吃面的场景。

夜色渐深,候机口处有人横躺在座椅上休息;有男孩和女孩视频聊天;有空少边刷手机边等待执飞;还有人拿出自带的面包裹腹......眼前德国民众的这些生活场景与很多中国人类似。世界好像很大,但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与情感需求、为美好生活而奔波似乎并无二致。

晚上九点,我终于登上飞往柏林的航班,彼时的我困得已经快睁不开眼睛。乘务员看到带着防护面罩的我与其他乘客并排挤坐在一起,示意我坐到后方的一排空位;飞机落地后,一位乘客看我伸手取行李吃力,主动给予帮助,并微笑着回应我的感谢;去酒店路上,出租车司机谈论起当地疫情,对中国及中文的了解;入住酒店,同事早已准备好面包、牛奶、洗发露等;此时,又不自觉想起从中国出发时,亲朋好友的问候,其他旅客的让行......虽然世界很大,不同人诉求各异,但真善美总是让人感到温暖与亲近,牵引着人们心意相通。

从北京到柏林,一路旅程,给予思考。虽然不同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各异,价值观多元,但人们对疫情早日消散的期盼,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为追求美好生活而进行的奔波与努力颇为相似。国与国之间,不同国家的民众之间,应该尊重不同,通过对话理解差异、求同存异,才能弥合鸿沟,得出共同建设美好世界、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大公约数。

伴随全球化,我们已从单纯个体成长为世界公民。游走于不同国家和区域间,一个人无论其国籍、种族、肤色、年龄、职业,不仅承载着个体符号,更承载着不同文化间的开放与理解,包容与善意,以世界视野审视自我,才能架桥梁、促相通。(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来源:《缔客世界 》 网址: http://www.dksjzz.cn/zonghexinwen/2022/0215/1894.html



上一篇:我的世界:流浪商人和栓绳是什么关系?一个是
下一篇:“世界最丑宝宝”诞生 兔耳朵猪鼻子 你们肯定不

缔客世界 投稿 | 缔客世界 编辑部| 缔客世界 版面费 | 缔客世界 论文发表 | 缔客世界 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缔客世界 》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